為提升國內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並吸引國際資金投入本國市場,政府已開始推動國際會計準則的導入,在2013年所有上市櫃公司必須依據IFRS編製財務報告,並且於2015年起國內所有公司企業也將全面適用。此會計轉換政策變革已是箭在弦上且蓄勢待發,對企業之財務狀況及績效影響頗巨,導入工作之準備務必審慎規劃,變革處既是轉捩處。
不同產業、不同企業,就有不一樣的需求,資訊部門的主管,可在會計部門做出最後決策之前,檢視自己公司可能受到的影響,資訊系統是否需要調動、調動的部分有哪些,再依照調動的難度以及影響的程度,決定執行作業的優先順序。
※需求1:企業未來必須具備出多帳本機制
多本帳本的需求是來自於2個原因,第一是,由於2013年符合IFRS的財務報表需有2012年的比較資訊,理想上,最好2012年企業就能採雙軌制,同時產出符合ROC GAPP和IFRS的財務數字,到了2013年才能提供比較資訊。
第二則是2013年以後採用IFRS編製財務報表,由於與臺灣的稅報表仍有一段落差,屆時,企業的資訊系統仍要具有產出多本帳本的能力。以目前IFRS有關收入認列的草案而言,如果公司賣一臺2萬元的電腦含保固2年,那在IFRS裡面的收入不能認列2萬元,而是要先將未來2年的保固當作成本扣掉,才能算是收入。而這樣的制度,跟現行臺灣的稅法要求並不相同。也就是說,如果按照IFRS的收入認列方法的話,企業在稅報表上的收入會變少,所得稅可能會少繳。
※需求2:要遞延認列收入的服務越多,對IT影響越大
一般來說,收入認列的公告幾乎對所有企業都會產生影響,若撇除詳細的會計原則不談的話,有影響的部分是收入如何拆分以及遞延要分成幾期。這部分最主要還是要由財務部門來定義如何認列,若企業本身提供較多像是會遞延認列收入的產品,比如加值、保固、積點、紅利等服務時,IT改變也就越大。
所謂拆分,以前述所舉例,一臺賣2萬元的電腦,除了硬體之外,還包括內部附送的軟體和未來的保固服務。過去,這些都在開發票的時候被當成一筆收入,現在則要將收入分為三筆收入。
以同一個例子繼續解釋遞延,若附送的軟體在交易契約中承諾2年,那屬於軟體的收入就要攤成2年計算,例如,每年各攤5成收入。保固服務合約中載明若為3年,則保固的收入也要攤3年。
這些情況當然不只發生在製造業,舉凡金融業的紅利兌換贈品、流通業的集點,都會造成收入認列的遞延,也會造成ERP系統計算方式的調整。
※需求3:現行固定資產折舊計算越粗略,影響越大
在IFRS有關固定資產規定與ROC GAPP規定差別最大的地方,是在於折舊。一般認為,是固定資產較多的產業別會受到較大的影響, IFRS精神影響的並不在於固定資產多寡,而是在於原先企業的固定資產清冊是不是已經反映出實質耐用年限。
所謂實質耐用年限,指得是企業過去在計算固定資產時,將較重要的固定資產分別列出其使用年限與計算殘餘價值。以一座工廠為例說明,除了廠房本身,裡面還有兩條生產線,生產線上會有不同的機臺設備,應該都要分開來估算,將購買這些設備的成本攤至預計使用年限,才能算出每年的成本,得出來的淨利才會比較合理。像製造業為了精確計算毛利,在計算固定資產的成本時,都會反映實質耐用年限,因此,雖然製造業的固定資產較多,卻未必是受到影響最大的產業。反之,若是目前資產清冊是按照稅法規範來計算的話,對資訊系統的影響,也就相對較大。
※需求4:員工人數多、資歷深的企業,影響越大
所有的公司都會規畫員工福利,包括像是休假、獎金等,在IFRS的規範下,包括不休假獎金、金融業中給行員的存款優惠利率或是員工休假遞延到隔年,這些都將成為公司員工薪資的一部份,也就是成本。
以金融業來說,通常銀行都會給行員一定數額的存款優惠利率,過去這些被算是利息費用,但現在則要被當作員工報酬,因此,在系統上,就必須先抽出行員獲得的報酬金額,再計算優惠存款的價差成本。
除了金融業以外,其他行業的許多公司也允許員工將不休假的部分,在離職時可折回現金,過去都是到了員工離職時再列為公司的負債,但未來IFRS的作法上則要將員工的未休假,計算成應付薪資,而這部分也需要系統的支援。企業員工人數越多,而且員工資歷越深,在計算員工福利時,就越需要資訊系統的協助。
※需求5:生產、銷售遍及越多國家,越需要多幣別功能
過去臺灣的企業在功能性貨幣習慣選擇臺幣,不過,有些企業主要獲利區、工廠、管理階層都在不同的幣別區,若未來還是只選擇臺幣,將會使得財務報表不符合公司實際營運的需求。比如,有部分電子業主要獲利區在歐洲,但工廠卻設在越南,在臺灣可能只剩下主管薪水,若此時仍舊選擇臺幣,過了幾年,公司在財務報表的幣別選擇,會顯得不合理,屆時,還是得面臨多幣別的問題。
因此現在已有不少企業為了功能性幣別進行系統的技術升級,但卻因為預算的考量而未啟動多本帳本的功能,但多幣別功能的重點是在於可以用不同幣別出多本帳本,所以建議資訊部門還是要留下多本帳本的功能,等到有需要的時候再啟用。
其實現在已有部分廠商提供了多幣別的功能,不過,企業在考慮需求的時候,還是要考慮目前業務範圍,以及未來的企業發展策略。如果企業從生產到銷售都是在單一國家,未來也沒有擴展到其他國家的計畫,那麼就不需要考慮購買這樣的工具。
※需求6:子公司企業越多,越需要導入合併報表工具
臺灣目前的財務報表都是獨立報表,也就是說,母公司與子公司是各自編寫報表,但是,在採用IFRS編寫財務報表後,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必須要合併成為一份報表,讓投資大眾瞭解整個企業實際的營收狀況。
不過,合併報表有一個重要前提,那就是企業本身要有子公司,或是有持股超過一半、具有控制力的公司時,企業才有提供合併報表的需求。
在資訊系統上,想要產出合併報表的方法有很多種,有些公司的預算夠,可以讓母公司與子公司使用相同的ERP系統,直接抓資料產出合併報表。當然也可以透過一些合併報表工具來解決問題。
合併報表需要各子公司的資料彙整,若企業有超過5個以上跨國的子公司時,可以考慮用商業智慧(BI)工具來解決合併報表的問題。使用BI解決合併報表的好處在於,對於核心系統如ERP的影響較小。舉例來說,臺灣的企業在越南、墨西哥都有子公司,目前越南、墨西哥並不需要導IFRS,但資料回到臺灣就要符合IFRS,如果企業不想讓越南的資料影響到臺灣的ERP系統,也不想另外去改越南或是墨西哥的系統時,藉由BI來處理合併報表是一個影響較小的方法。
※需求7:現金流量表將受財務報表之表達影響
IFRS中有關財務報表之表達的公報,部分內容仍在修改,因此,不少企業都先暫時將相關財務報表表達的方式延後處理。有關財務報表之表達公報的修改方向目前無法確定,但對資訊系統影響最大的部分是在收支的分類。
想了解更多<IFRS>相關訊息歡迎透過官網或Line群組詢問。
|